對于初次參加中考的學生來說,不管是小升初還是初升高,都是和高考一樣重要的事情。中考成績很重要,但是中考的志愿也是很重要的。十年寒窗苦讀,只為今朝成就!中考即將來臨,莘莘學子即將走進考場,“金榜題名”是每個考生和家長的夢想。怎樣為考生助力是很有講究的,接下來給大家分享幾個小秘訣。
中考報考技巧
中考報考技巧一:了解學校和專業是選報的基礎
高中階段招生的學校有普通高中、綜合高中和中等職業技術類學校。普通高中從辦學層次來分,有現代化寄宿制高中、市重點中學、區重點中學;從辦學體制來分,又分為公辦高中、公立轉制高中和民辦高中。綜合高中是近幾年一種新的教育模式,在普通教育中適當地滲透職業技術教育。中等職業技術類學校(含中專、職校、技校)主要是培養從事生產、服務、管理等第一線工作的中等專業技術人才。
中考報考技巧二:定好自己的位、排好學校的序
其實中考志愿相對于高考比較容易填報,考生只要正確判斷自己的學習狀況,理清自己想要填報志愿學校的順序即可。簡單地說就是要“定好自己的位、排好學校的序”。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長要注意查看《招生簡章》、《招生報考指南》、《中考特刊》等相關材料,并認真聽取畢業學校召開的報考輔導會,從正規渠道了解報考信息。
另外,一般情況下,公辦高中的擇校、民辦學校的收費都比公辦收費高,選擇這些志愿的考生,須了解清楚有關學校的收費標準,結合家庭的實際情況,慎重考慮志愿的順序。
中考報考技巧三:排好志愿順序增加錄取機會
由于中招錄取的原則是從高分到低分,按照考生的志愿順序進行錄取。因此,第一志愿可報與自己平時的水平相對或稍高一點的學校,下一個志愿要比平時水平報得稍低一點形成一個由高到低的“梯度”。這樣,考生在考試中一旦超常發揮或出現失常時,不至于因未報自認為不可能去的學校而遺憾。考生應當把自己喜歡的學校放在前面,精心排好志愿順序,做到每一批每一個志愿都有用,以增加錄取機會。
中考報考技巧四:根據興趣愛好和實際情況填報
要根據考生的興趣愛好和實際情況填報志愿。能考上普通高中考上大學當然最好,但還要看考生的具體情況。如果平時成績一般,學習感覺十分吃力,家長還是要強迫他盡力上普高考大學,結果適得其反。高校擴招,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大,找工作不易,這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。
相反,中職的入學受分數線限制不像高中那么嚴格,門檻低。與此同時,考試成績不佳不等于能力差,學習成績不拔尖的學生也能成為某個領域的應用型、實用型專業人才,在社會上自主自立。此外,中職學校的畢業生也可通過“3+證書”的高職類高考,考上全日制普通高校繼續深造。考生選報普高、職高,關鍵還要看自己的興趣愛好。
中考報考時要考慮因素
報考時要考慮七大因素
在決定報考某所高中時,考生要事先考慮到哪些因素呢?老師們大多認為,考生要首先對招生學校充分了解,至少要了解是普高、職高還是中專,或者是公辦、民辦還是子校;其次要了解該校招生形式有哪幾種,招生形式包括公費、擇校等;三是要了解學校招生計劃,包括各種形式的招生計劃數。四是考生要了解學校的收費標準。不同學校、不同招生形式收費標準不一樣,如果家庭條件不允許,就不要報收費高的學校或招生形式。五是要掌握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,包括師資、教學理念、管理及近年高考情況。六是要考慮學校地理位置,離家遠近,乘車是否方便,是否有住宿條件等。最后還要了解學校辦學條件、規模、硬件設施等。
根據等第段人數估計排名
考生在填報志愿時,還要對自己有一個客觀評價。如根據單科課程實驗區等第分數區間及等第人數和學校的招生計劃,估計自己在全市的排名,這樣填報省示范性高中時才有針對性。考生還要了解自己身體情況,如中專、職高的一些特殊專業對視力有限制。
最想上的學校填前面
學生在上網填報志愿時,系統將公布今年所有招生學校的信息,包括公辦民辦普高、中專職高和子校的招生計劃等內容。民辦學校、子弟學校和公辦學校的計劃外招生填報志愿,實行按志愿按等第劃線錄取,每個考生可根據自己的成績填報4個公費志愿和4個民辦、子校、自費志愿。
考生要充分利用志愿欄四個批次,多填報幾所學校,爭取更多的錄取機會。要注意幾所學校間的排位順序,把最想上的學校放在前面。特別提醒考生注意,不想去的學校不要填報,否則就失去了被下一所學校錄取的機會,還浪費了招生學校的招生名額。
小編總結
中考能發揮的如何,跟心態好不好有很大的關系。心態好的同學,答題認真仔細、不慌不忙,自然可以發揮出自己的水平;而心態不好的同學,可能就無比焦急、心不在焉,水平再好也發揮不出來。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,去面對即將到來的中考。家長也要相信自己的孩子,不要給他過多的壓力。同學們記得全力以赴,不要胡思亂想。在正式中考之前,一切皆有可能。